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首页 >校长在线 >校长论著

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想的启蒙---------《全球网络赌博平台》2009.12“教育管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想的启蒙

李建成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思想的芦苇。这句话道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有思想,会用物体创造工具去改造客观世界,而动物则不能。在人类发展史上,从猿到人,从生存适应到改造发展,从人类上天到冲出宇宙,无一不是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思想魅力。

    可以这样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越来越企盼人类具有自我超越的创新能力。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成为每个生命体自我成长的重要追求。因此,它也自然成为每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其实,人不仅要有思想,而且要有对自己成长“有价值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思想”。就当今时代需要而言,这种“有价值的思想”主要便是创新思想。

    一个人刚出生是没有思想的,但是她具有获取思想的潜能。据专家研究表明,人在幼儿时期生命体内就已蕴含着创造的冲动和创新的意识。这从他们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各种游戏中的表现、异想天开而又近似荒诞的问题中都可以看出。儿童的这种创造的冲动和创新的意识一旦得到开发和张扬,内化到他的生命意识和行为之中,便就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思想。由此可见,创新思想是可以形成的,并且可以在中小学进行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已经开始拨乱反正,由传统的关注知识教育逐步走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也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是在大力推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也不可忽视又将可能演绎出另一条歧路——“面面重要”。每门学科都提前教育,每项能力都超高要求,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使他们力不从心,在无奈中丧失学习的兴趣,让教育成为禁锢人发展的樊笼。因此,我国提倡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时,必须要明确学校教育的使命和责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用创造发明的水平衡量和要求学生;关键是对他们进行创新思想的启蒙,而不是培养出多少创新的精英人才。

    “启蒙”本属于哲学范畴,这里延伸为教育命题,其内涵非常丰富。“‘启蒙’是一个随着‘历史的视界’的拓展而需要不断解读的主题。”①就今天学校教育中所倡导“创新思想”的“启蒙”而言,她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启蒙”进行诠释并由此对学校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进行探究:

    从特质上看,“启蒙”强调理性,也需要激情。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重视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即利用思维严谨的学科加强对他们思维培养和科学素养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品质,例如,“猜测——求证”是科学创新的基本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不断提出新解法、新想法,然后再让他们在操作中验证它的准确性。这种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未知领域新问题的思路便是创新思维。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培育,通过人文学科陶冶人的情感,在语文、艺术和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点燃他们的激情。因为创新需要激情,并且渴望能将这种激情升华为感情。创新人才是思维严谨的人,也是人文修养较高、情感丰富的人。

    从价值上看,“启蒙”是开启愚昧,也是解放人性。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通过活动为学生揭开创新的神秘面纱,例如开展创新作文、手工创新和生活用具创新竞赛,让他们感受到创新并非只是专家所为,就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同时,学校也要给学生多留自主活动的空间,课堂让他们自主学习,课外让他们自主活动,努力为学生松绑,把他们从机械的学习中、传统的习俗中、群体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虽然也有急中生智,但是创新更多的是在宽松环境中产生的。

    从内容上看,“启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项行动。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重视学生信仰培养和心理疏导,在平时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导他们阅读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培养他们战胜自己懒惰和懦弱的勇气与智慧;通过引导他们感受鲜活的现实生活,唤起他们改变和创造生活的欲望,坚定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崇高信仰。因为人的信仰是走向成功的动力,是战胜困难的意志,是促进创新的源泉。同时,学校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利用综合实践课和校外实践活动去践行自己的追求,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创新,在创新中增强信心。创新需要去想,更需要去做。

    从要求上看,“启蒙”是为了普及,也是为了提高。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基础的普及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创新知识,也可在课外开设创新方法讲座,还可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创新技能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入门的创新知识,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创新奠定基础。同时,学校也要根据学生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促进他们提高。例如,学校可组织航模、机器人、手工制作、劳动实践、软件开发等兴趣班,让那些有一定特质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地开发,为未来社会培育精英人才服务。

从对象上看,“启蒙”是对别人的教育,也是自我的唤醒。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既要重视教师对学生创造智慧的启迪,也要关注学生之间思想碰撞形成的创造智慧火花的“互燃”——同学之间的互助教育,还可把社会上有一技之长、擅长创新的人请到学校或在校外进行辅导,通过“他人启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他们进行自我阅读,自我实践,自我反思,尤其要引导他们自我总结创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创新思想——“自我启蒙”。虽然他们此时可能处于“不成熟状态”,但是他们自己已经具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的潜能。

    从过程上看,“启蒙”是慢慢去做的过程,也是不断收获的过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选择好“突破口”慢慢进行教育,人的创新思想形成本来就需要很长时间,学校的创新特色形成更需要多少代学生努力。创新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每一项活动只要坚持去做都能创新,例如,剪纸、折纸等手工活动虽然很简单,但是如果坚持去做,通过“做学创合一”,即“做中学,学中创”,逐渐熟练,形成技能,他们就能“自动变化”,“自觉创作”,并由这项活动也能逐步认识创新,走近创新。同时,学校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尤其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总结、反思,在做的过程中收获,在收获过程中“启蒙”,真正做到不断地建构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

    从方式上看,“启蒙”是点燃,也是照亮。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创设自由、平等、博爱的环境让学生自己感悟,创新不是教出来,是学习者本身做和悟出来的,教师只是在“愤”时“启”,在“悱”时“发”,即学生在创新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点拨”,点燃起他们创新的智慧。同时,学校也要用昔日的成功“照亮”明天的创造——让学生运用昨天的创新经验再去创新,通过创新学会创新,用创新引领他们一生去不懈追求,“让‘光明’照亮‘人类思想’的黑暗角落”(康德语)。

    从追求上看,“启蒙”是文化传承,也是文化革新。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子,发扬学校文化中“创新的传统”,将创新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例如,某校多年形成了课堂上关注学生自主生成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该校在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秉承这个促进学生创新的做法,要将其作为优秀文化传承下去,让每一届学生在每一项活动中都“爱问、会问”。同时,学校也要变革传统文化中阻碍创新的因素,变革学校文化中影响创新的传统,例如,今天的基础教育中教师“越俎代庖”的教育太多,学生自主的学习或活动太少,这是阻碍学生创新的症结。每一所有志于创新的学校应该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将其原来文化中影响创新的“糟粕”——“师主”改掉,建构促进创新的新文化——“生本”。

    学校是学生思想启蒙之所,学校教育应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想的启蒙,即使它本身被忘记了,也会把创新的种子留在他们的身上,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这些“种子”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①肖川:《全球赌博十大网站》,岳麓书社出版的《全球网络赌博平台》。

 此文刊发在《全球网络赌博平台》2009.12“教育管理”

版权信息: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备案号:苏ICP备18069388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