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首页 >校长在线 >校长论著

让师德更好成长--------2014.1《全球赌博十大网站》(卷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1-16

 

让师德更好成长

李建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家越来越感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仅影响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也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事实证明,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教育而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简称“师德”,是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既是社会对教师的外在要求,也是教师树立自身形象的本质需要;师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是个体持有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既是教师自身应具备的内在素养,也是社会对教师素养的客观要求。从“师德”的内涵看,无论是“社会规范”还是“内在素养”都需要通过个体的“内化”才能起作用,外在的教育只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达到目的,因为师德是自己内在的品质,是个体生命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师德”不只是注重教育,更应关注成长。

什么叫“师德成长”?“师德成长”是指教师在建构职业道德认识、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体验职业道德生活、实践职业道德行为、反思和评价职业道德品质过程中,获得新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能力,形成职业道德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从而使其职业道德素养真正得到生长和发展。“师德成长”主要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的增长、职业道德能力的增强、职业道德情感的丰富、职业道德品格的提升和职业道德习惯的形成。当下管理者更多关注的是开展“师德教育”,这是“要他做”。“师德成长”是教师的内在需求,是个体内在潜能的自觉开发,是“他要做”。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成长”不仅关注通过一定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升,而且关注教师的自主发展。

从生命发展需求角度看,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生命发展也有特殊的需要——专业素养的发展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师德成长”,是教师生命发展的需要,既需要社会和学校关注,也需要个体自主学习。

一、根据群体成长需要和社会需求,开展师德教育。“师德成长”离不开师德教育,师德教育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组织,更要让教师参与实施,寻找自己道德成长方式。一、在榜样教育中明确方向。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热爱学生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个学校也都有一些默默奉献的教师,他们兢兢业业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榜样教育,促进大家明确职业道德成长的目标。二、在同伴互教中明确责任。每个教师都应是这个“群体的主人”,也应是教育的主体。通过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互相教育,促进大家明确自己应担负的责任。三、在自我教育中明确任务。师德教育需要自我教育,也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发挥作用。通过自我教育,寻找个体在师德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自己明确任务。

二、根据个体发展潜能和教育可能,进行师德学习。教师是教育他人之人,也应是自主学习的主人。师德成长要从自己的潜能出发,依据教育的可能,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促进“师德”内化。一、在学习中感受。阅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我们应多读书,用优秀文化滋养自己高尚道德的形成。二、在生活中体验。生活是良好师德形成的源泉,我们应积极创造自己的教育生活、潜心关注社会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感悟教育价值,促进自己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三、在实践中践行。师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爱生的品质和行为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我们应时刻注意关爱学生,不仅关爱优秀学生,而且能够关爱后进生。通过爱生的实践,修炼自己的职业道德。

总之,师德成长是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追求,是社会的需要。她是在师德教育和师德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要想让师德更好成长,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师德教育”和“师德学习”的策略。

此文刊发在2014.1《全球赌博十大网站》(卷首)

版权信息: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备案号:苏ICP备18069388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
" class="hidden">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