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首页 >校长在线 >校长论著

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2013.1《全球网络赌博平台》(教育管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1-16

 

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

——洪泽县实验小学推进教育转型的价值追求及实践策略

近年来,江苏提出教育转型的发展战略,应该说,这一决策策应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敲响全省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号角,明确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从我国教育发展的路径看,建国后的教育已经历从“政治化教育”到“经济化教育”转型。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作为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领先的江苏更是超前发展:绝大多数县市已达小康,并高标准实现教育现代化。人们的生活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由以往的追求物质需要转向关注精神文化的需求。此时,教育迫切需要变革——围绕“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从“经济化教育”向“人本化教育”转型。可以说,这种转型的核心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返朴归真。基于此,我校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这一价值追求,引领和促进每个人探究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一、“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在教育转型中的意蕴

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客观上需要教育也要进行转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转型应先于经济转型,为经济转型培养相应的人才。不同时期不同学校的教育转型确定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提出以“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按照个体的“潜在可能”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有其深刻的意蕴。

1.围绕“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转型是对教育目的的变革。从教育转型的界定看,“教育转型是教育在外部和内部条件共同作用下,以教育目的为核心的教育诸要素在不同的教育形态之间所发生的质变的过程和结果,或在同一教育形态内部所发生部分质变的过程和结果。”①从中可见,教育转型的核心应是对教育目的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我们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正切合当下教育改革宗旨:由传统的关注知识教育转向“关注人的发展”,追求“让人成为他自己”。这一基本思想既是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变革,又是对校本教育目的的明晰。

2.围绕“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转型是对教育模式的变革。从教育转型的内涵看,教育转型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从中可见,教育转型的关键是对教育模式的重新检视和建构。我们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正切合当下教育改革模式:由传统的关注教师教的模式转向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模式,追求师生共享成长。这一基本思想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又是对校本教育模式的重构。

3.围绕“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转型是对教育策略的变革。从教育转型的本质看,教育转型就是要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变革教育策略,让教育更加适合社会发展;从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变革教育策略,让教育更加适合自身发展;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变革教育策略,让教育更加适合人的发展。从中可见,教育转型的重点是对教育策略的重新探寻和创新。我们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正切合当下教育改革策略:由传统的关注文化教育转向关注人的成长方式的建构。这一基本思想既是对传统教育策略的变革,又是对校本教育策略的探究。

二、为什么围绕“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推进教育转型

新时期,“教育转型”的意旨是让教育满足人的成长需要,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求。“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追求让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可见,这两者都体现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育发展的本质需要,其意义一脉相承。

1.人的发展企盼“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得到很大改善,人们迫切需要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学上”,而且要“上好学”。这个“好学”不只是平常意义上说的办学条件怎么高,最为主要的是学校教育能够适合每个生命体的“成长需要”,让个体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另外,学校也不只是成就学生的场所,还是教师发展的“圣地”,每个教师也有“成长需要”,都希望在这里有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这些意义上看,当下的教育应基于师生成长,为了师生成长,并能促进师生成长,这便需要教育转型应以“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作为价值追求。

2.社会发展呼唤“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目前,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呼唤“人的现代化”:人不但要有专门的知识技能,还要有全面的素养、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不但要有健康的体格,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要有现代的信息技能,还要有个性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不但要有良好的教育经历,还要有创造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总之,未来社会需要的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人”,而应是充满个性和富有智慧的“创新人”。这样的人传统的“工业教育”无法培养,迫切希望教育重建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人的发展需要培养——“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

3.教育发展要求“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人们逐步对教育本质有了深刻认识——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不只是传授文化知识,而应是让人的生命得到更好地发展。不关注生命发展的应试教育是没有人性的教育,教育应以人为本,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由此感知,在这转型期,教育发展呼唤“以生为本”,期望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建构科学的育人模式,架构科学的育人路径,形成“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的育人方式。

4.学校发展需要“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随着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学校逐步由传统的关注物质条件的改善走向关注内涵发展。内涵发展的本质就是让师生得到充分发展,学校个性化得到充分张扬。学校无论追求建构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还是追求建构富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育,都是在追求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尤其在探究个性特色的教育时,每所学校都需要建构适合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这便需要“让学校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再从学生发展需要看,当下学校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他们按自己的“成长需要”发展,这便要求学校在为每个学生寻找适合他们成长方式时努力探究校本的发展方式,形成自己的成长方式。

三、怎样围绕“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推进教育转型

教育转型不仅仅是某个特定时期影响教育发展要素的改善,而且是诸多要素一起发生“革命性变化”,是从人的发展、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对现行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一种重构,让教育摒弃那些落后的观念和做法,改革阻碍自身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建构适应自身未来发展需要的思想和模式。在实践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1.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哲学。每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师生共同信奉的办学使命和育人目标。这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如果学校没有明确的教育哲学或教育哲学缺乏科学性,无异于学校发展没有方向。这样的学校全体师生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达到应有的境界。目前,很多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自己的教育哲学偏离甚至违背教育的本义,使得理应“让人更好发展的教育”成为约束或摧残人的工具。这几年,我们从教育本质出发,按照“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核心价值追求,审视学校教育哲学,检视我们的学校教育,重新厘清自己的教育使命。通过对学校教育哲学、办学使命和育人目标的思考与重构,架构学校教育理念文化体系,从而推进学校教育转型。具体说,我们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对人的需要,对当下教育过于关注“成绩”和“成功”进行反思:“成绩关注知识,成功关注事件,成长关注生命;成绩常是一时,成功常在一事,成长却是一生”。由此,从校本出发,寻找和确立“教育即成长”这一教育哲学,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提出“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建构关注师生一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体系:“教育过程是共享成长的过程,以‘共享成长’作为办学理念;万物成长都是‘向上’的,‘向上’是成长的特征,用‘向上’作为学校精神;成长的本质是‘做最好的自己’,将‘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校训;做、学、创是促进成长的途径,把‘做学创合一’作为校风;成长是自然的,也是自觉的,倡导‘自然、自觉’的学习境界。这些理念追求既是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诠注,又是对学校教育个性化的界定;既是对学校教育哲学实践化的一种设计,也是对每个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一种引领。”②通过重新审视和重塑学校教育哲学,促进学校教育转型,从而推进“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的实施。

2.整体架构校本教育路径。教育哲学是学校教育转型的方向,实施路径是学校教育转型的方式。学校确定自己的教育哲学后,应围绕教育哲学设计自己的教育路径。学校教育路径设计应依据自己的教育哲学,基于“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这一基本理念从整体上对学校环境、课程、课堂和课外活动进行架构。对此,我校进行一些有益探究:在环境建构方面,学校围绕“引导学生参与建构环境,通过环境促进学生成长”这一教育理念建构环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长久环境”建构——校舍装潢的设计、花草树木的选种、路和景点的命名;让他们自主制作学校橱窗、宣传栏等“短时环境”。通过引导他们建构环境文化,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成长方式,促进自我成长。在课程建构方面,学校围绕“引导师生参与建构课程,通过课程建构促进师生成长”这一教育理念建构课程。让师生根据“儿童成长需要”、学校教育哲学和个体喜欢的学习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同时探究校本课程生本化和生本课程个性化建构——让他们参与学校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一些隐性课程的决策、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通过自我参与建构,打通学科之间壁垒,形成“超越学科中心视角”学校特色课程,促进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在课堂建构方面,鼓励每个教师围绕“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基本思想建构自己教学风格,积极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学,学生依靠自己学,让“学”成为课堂成长支点的教学模式: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后,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每个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在活动建构方面,学校秉承“用活动历炼与滋养师生成长”的宗旨建构教育活动——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以引导和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学生的活动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过程也由他们自主设计,活动方法还让他们自主确定;教师的活动也同样如此,都让他们自己做主。应该说,学校所有活动都体现“基于师生,为了师生”这一价值追求,让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成长,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3.扎实开展个性教育实践。克罗齐说过:“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从这句话中可以明白:学校教育哲学是否完善,教育路径是否完美,需要用实践去验证和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转型的成效关键在于教育实践。建构校本教育路径后,便需要按照设计的教育路径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促进教育转型的实现。我们在推进教育转型的实践过程中,重点强化以下三方面工作:一、依据教育构想建构教育实践制度。教育转型是对“落后文化”的“决裂”,是对师生不良习惯的“变革”,必须要有制度保障。为了引领和促进师生积极推进教育转型,一方面,重构评价体系,由传统的根据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师生教和学,改为用“最好的自己”作为评价标尺衡量师生成长的快和慢——看师生素质的“增值”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建构制度文化,由传统的根据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奖,改为“让每个人自己申报‘成长奖’”——学年初,每个人申报自己将在哪个方面取得“突破”;学年末,学校组织人员对各人申报项目进行评定。根据个体在这方面的变化程度给予奖励,没有固定的评比项目,也不进行同伴之间横向评比。通过评价制度建构,促进教育实践的推进,保障师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二、按照教育构想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提炼的教育哲学和建构的教育路径等构想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引导和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力。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师生严格按照教育构想开展活动,尊重“预设”的“路径”,特别注意关注教和学行为的“调整”。因为这个“教”和“学”的实践主要目的是改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为,让教与学的行为不断符合教育规律,促进个体不断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形成自己的成长方式。三、观照教育构想完善教育实践策略。观照学校提炼的教育哲学和建构的教育路径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一把尺子。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让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理念和行为,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引导他们在反思中不断体验和比照个体所持有的“构想”以及教与学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因为师生在实践中对自己教或学构想的“观照”,不单是一种理论性的反思,也是一种基于实践层面的反思;不单是用自己的教或学构想反思自我实践,也是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教或学构想。可见,实践教育构想是师生明辨观念、生发智慧、促进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建构、检验和发展自己“成长方式”的重要方式。

总之,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式,不同的发展方式会让同一所学校形成不同的特色;每个师生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不同的成长方式会让同一个生命达到不同的境界。在今天这个全球信息化时代,我校追求的“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是推进教育转型的一条重要而又有效的理念和策略。

参考文献:

①冯建军.教育转型:内涵与特点[J.教育导刊,2011.9.

②李建成.建构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J.人民教育,2011.8.

此文刊发在2013.1《全球网络赌博平台》(教育管理)

版权信息: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备案号:苏ICP备18069388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